暗夜阅读网-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暗夜阅读网-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暗夜阅读网

暗夜阅读网
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

【锦绣重归】主角(沈清辞沈明)在线阅读

男女剧情人物分别是【沈清辞沈明】的言情小说《锦绣重归》,由网络作家“晓棠姑娘”所著,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9418字,锦绣重归精选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29 18:25:39。在本网【ks.ayshl.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沈知意恢复意识时,鼻尖萦绕着一股浓郁的苦药味,那味道刺得她几欲作呕。她费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不是医院熟悉的纯白天花板,而是绣着缠枝莲纹样的淡青色纱帐。“姑娘...

【锦绣重归】主角(沈清辞沈明)在线阅读

下载阅读

《锦绣重归》免费试读 锦绣重归精选章节

沈知意恢复意识时,鼻尖萦绕着一股浓郁的苦药味,那味道刺得她几欲作呕。

她费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不是医院熟悉的纯白天花板,

而是绣着缠枝莲纹样的淡青色纱帐。“姑娘醒了!”一个惊喜的女声在耳边响起。

沈知意转动僵硬的脖颈,看到一个梳着双丫髻、穿着粗布襦裙的小姑娘。

这装扮……她猛地坐起身,却被浑身的酸痛逼得倒抽一口冷气。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那是一双纤细苍白、布满薄茧的手,绝非她那双常年握着钢笔、敲击键盘的手。

“水……”她嗓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小丫鬟连忙倒了杯温水,小心翼翼地喂她喝下。

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沈知意混沌的脑子渐渐清明。

忆片段如潮水般涌来——被卡车撞倒的剧痛、手术室的灯光、还有眼前这个身体的原主,

一个名叫沈清辞的十四岁少女。沈清辞是永宁侯府的庶女,生母早逝,

在府中过得连下人都不如。三天前,嫡母王氏借口她打碎了祭祖的玉碗,

罚她在雪地里跪了两个时辰,高烧不退,竟一命呜呼,

才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沈知意占了这具身体。“真是……便宜她了。”沈知意,不,

现在该叫沈清辞了,她低声呢喃。前世她是叱咤商界的女总裁,在谈判桌上从未输过,

却因一场意外穿越到这个封建王朝,成了个任人欺凌的深闺少女。“姑娘说什么?

”小丫鬟绿萼没听清,疑惑地问。沈清辞摇摇头,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前世的她,

从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王氏既然能对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下此毒手,那她也不必客气。

这侯府的宅斗游戏,她接下了。“绿萼,”沈清辞的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去打盆热水来,再把我那件半旧的湖蓝色夹袄拿来。”绿萼愣了一下,自家姑娘向来怯懦,

何时有过这般语气?但她不敢多问,连忙应声去了。沈清辞靠在床头,梳理着原主的记忆。

永宁侯沈毅共有三房妻妾,嫡母王氏育有一子一女,嫡子沈明轩是侯府世子,

嫡女沈明珠骄纵跋扈。还有一位柳姨娘,生了个儿子沈明哲,平日里倒是安分守己。

原主的生母赵姨娘是江南女子,性情温婉,不得宠,生下原主后便缠绵病榻,三年前就去了。

没了生母庇护,原主在府中更是步履维艰。“姑娘,水来了。”绿萼端着铜盆进来。

沈清辞借着水盆里的倒影打量自己。柳叶眉,杏核眼,鼻梁小巧,唇瓣略显苍白,

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只是长期营养不良,显得有些瘦弱。“绿萼,我病了这几日,

府里可有什么动静?”沈清辞一边让绿萼为自己擦拭手臂,一边问道。

绿萼叹了口气:“还能有什么动静?夫人只派了个小厨房的婆子来看过一次,

丢下两副药就走了。倒是柳姨娘让人送了些点心过来。”沈清辞点点头,

柳姨娘……看来是府中唯一可以争取的力量。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伴随着一个尖细的嗓音:“二姑娘醒了吗?夫人让我来看看。”绿萼脸色一白:“是张嬷嬷。

”沈清辞眼底寒光一闪,张嬷嬷是王氏的心腹,出了名的势利眼,原主没少受她的气。

“让她进来。”沈清辞淡淡道。张嬷嬷大摇大摆地走进来,三角眼在沈清辞身上扫了一圈,

阴阳怪气道:“哟,二姑娘这命还真硬,这么快就醒了。夫人仁慈,还惦记着姑娘,

让老奴来看看。”沈清辞没有像原主那样吓得瑟缩,反而微微一笑:“有劳张嬷嬷跑一趟,

还请回去告诉母亲,女儿已经好多了,多谢母亲挂心。”她的平静让张嬷嬷有些意外,

随即又板起脸:“姑娘醒了就好,可别忘了自己的本分。打碎了祭祖的玉碗,本是大罪,

夫人仁慈才饶了你。往后可得谨言慎行,别再给侯爷和夫人惹麻烦。”“嬷嬷说的是,

”沈清辞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冷意,“女儿记住了。只是女儿病中虚弱,

怕是一时半会儿不能给母亲请安了,还请嬷嬷代为转告。”张嬷嬷见她态度顺从,

心里的火气消了些,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扭着腰走了。“姑娘,

你刚才……”绿萼一脸惊讶。沈清辞冷笑一声:“对付这种人,硬碰硬只会吃亏。

我们现在羽翼未丰,只能先忍。”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王氏既然容不下原主,

自然也不会放过她。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一边调理身体,一边让绿萼打探府中的消息。

她发现,王氏虽然表面贤淑,暗地里却手段颇多,不仅克扣她的月例,

还在府中散布她的谣言,说她命硬克母,性情乖戾。“姑娘,这可怎么办?再这样下去,

府里的下人都要骑到我们头上了。”绿萼急得团团转。沈清辞却异常平静:“急什么?

她们越是这样,就越说明她们心虚。”她思索片刻,

对绿萼道:“你去把柳姨娘送来的点心包一小盒,咱们去给祖母请安。

”绿萼愣住了:“姑娘,老太太向来不喜欢咱们……”“不试试怎么知道?

”沈清辞打断她,“祖母是侯府的定海神针,只要她认可我,

王氏就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欺负我。”老太太住在侯府的静园,平日里深居简出,

对府中事务不怎么过问,但辈分最高,连永宁侯都要敬她三分。沈清辞带着绿萼来到静园,

通报的丫鬟进去了许久,才出来说老太太愿意见她们。静园布置得古朴雅致,

老太太正坐在窗边看书,头发花白,眼神却很锐利。“孙女儿给祖母请安。

”沈清辞规规矩矩地行礼。老太太放下书,打量着她:“听说你前些日子病了?

”“劳祖母挂心,孙女儿已经好多了。”沈清辞抬头,目光清澈坦荡,

“这是柳姨娘送来的点心,孙女儿想着祖母或许爱吃,就冒昧送来了。

”老太太看了一眼那盒点心,又看了看沈清辞,淡淡道:“有心了。起来吧。”沈清辞起身,

垂手站在一旁,不多言,也不显得局促。老太太见她虽瘦弱,却自有一股风骨,

与传闻中那个怯懦的丫头截然不同,心中不由多了几分兴趣:“听说你打碎了祭祖的玉碗?

”沈清辞坦然道:“是。孙女儿笨手笨脚,确实该罚。只是那日天气寒冷,

孙女儿跪了没多久就晕过去了,多亏母亲仁慈,没有深究。”她没有辩解,也没有抱怨,

只轻描淡写地说出事实,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她在雪地里受罚的场景。

老太太眸色微沉:“王氏也太不知轻重了,你毕竟是侯府的二姑娘。

”沈清辞连忙道:“祖母息怒,母亲也是为了让孙女儿长记性。孙女儿以后定会谨言慎行,

不再惹母亲生气。”她这副明事理、懂分寸的样子,让老太太更是满意。她摆摆手:“行了,

知道你懂事。以后若是在府中受了委屈,就来告诉祖母。”“谢祖母。”沈清辞心中一喜,

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从静园出来,绿萼激动得脸都红了:“姑娘,

老太太好像很喜欢你呢!”沈清辞微微一笑:“只是初步认可罢了。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回到自己的小院,刚坐下没多久,就听到外面一阵喧哗。“二妹妹在吗?姐姐来看你了。

”是沈明珠的声音。沈清辞眉头微蹙,这沈明珠向来和王氏一条心,平日里没少欺负原主。

她来做什么?“请她进来。”沈明珠穿着一身娇艳的粉色衣裙,带着几个丫鬟,

趾高气扬地走了进来。她上下打量着沈清辞,撇撇嘴:“哟,妹妹这病好得挺快啊。

我还以为你要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呢。”沈清辞淡淡道:“劳姐姐挂心,托姐姐的福,

死不了。”沈明珠被她噎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妹妹这是什么话?

姐姐可是真心来看你的。对了,母亲让我来问问你,身体好些了,是不是该去给她请安了?

”“自然是该去的,”沈清辞站起身,“既然姐姐来了,不如我们一同去吧。

”沈明珠没想到她这么痛快,愣了一下,随即冷笑道:“好啊,正好我也想看看,

妹妹大病一场后,是不是变得懂事了。”两人一前一后往王氏的正房走去。一路上,

沈明珠故意放慢脚步,让沈清辞跟在后面,想让她难堪。沈清辞却毫不在意,

神色平静地跟在后面。到了正房,王氏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看到她们进来,

眼皮都没抬一下。“孩儿给母亲请安。”沈清辞规规矩矩地行礼。王氏过了好一会儿,

才慢悠悠地说:“起来吧。病好了?”“谢母亲关心,好多了。”“好了就好,

”王氏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着她,“既然好了,就该知道自己的本分。

往后做事仔细些,别再毛手毛脚的。”“是,孩儿记住了。”王氏见她态度恭顺,

倒也挑不出什么错处。她眼珠一转,说道:“再过几日就是你父亲的生辰了,府里要办宴席。

你身子弱,就不用去前院帮忙了,留在后院,跟着你姐姐学学女红吧。”沈清辞心中冷笑,

这是想把她困在后院,不让她有机会在父亲面前露脸啊。“是,全凭母亲安排。

”她顺从地应道。沈明珠得意地看了沈清辞一眼,心想:看你还怎么蹦跶。

从王氏那里出来,沈明珠嘲讽道:“妹妹你看,母亲多疼你,知道你身子弱,都不让你干活。

”沈清辞淡淡一笑:“是啊,母亲确实疼我。不像姐姐,还要在前院忙前忙后。

”沈明珠被她堵得说不出话来,气呼呼地转身走了。绿萼担忧地说:“姑娘,

夫人这是故意刁难您啊。学女红有什么用?到时候侯爷生辰,您拿不出像样的礼物,

又要被人笑话了。”沈清辞却胸有成竹:“谁说学女红就拿不出像样的礼物了?

你去给我找些丝线和一块素色的锦缎来。”“姑娘要做什么?”绿萼好奇地问。“保密。

”沈清辞神秘一笑。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果然天天跟着沈明珠学女红。

沈明珠故意刁难她,让她做最复杂的绣活。沈清辞前世虽然是女总裁,但为了培养气质,

也学过一段时间的刺绣,对付这些倒也不在话下。她不仅完成了沈明珠布置的任务,

还利用空闲时间,偷偷绣了一幅《松鹤延年图》。她的绣法令沈明珠暗暗吃惊,

却嘴硬地说:“也就一般般吧,比起府里的绣娘还差得远呢。”沈清辞懒得跟她计较,

只专心做自己的事。很快就到了永宁侯的生辰。府里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沈清辞跟着王氏和沈明珠在偏厅招待女眷。宴席上,沈明珠献上了自己绣的荷包,

引得众人一阵夸赞。王氏脸上满是得意。轮到沈清辞时,她呈上了自己绣的《松鹤延年图》。

众人一看,都惊呆了。只见画面上的松树苍劲挺拔,仙鹤栩栩如生,色彩搭配得当,

针法细腻精湛,比起宫廷绣娘也毫不逊色。永宁侯见了,更是龙颜大悦:“清辞这丫头,

什么时候有这等好手艺了?真是不错,不错!”王氏和沈明珠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她们没想到,沈清辞竟然藏了这么一手。老太太也笑着说:“清辞这孩子,不仅懂事,

手艺也好。看来是我以前忽略了她。”得到了侯爷和老太太的夸赞,

沈清辞在府中的地位无形中提高了不少。那些原本看不起她的下人,

看她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宴席结束后,王氏把沈清辞叫到正房,

脸色阴沉:“你倒是藏得深啊,有这么好的手艺,怎么从来不说?

”沈清辞垂下眼帘:“母亲恕罪,孩儿只是闲来无事,随便绣着玩的,

不敢在母亲和姐姐面前班门弄斧。”“随便绣着玩就能有这等水平?”王氏显然不信,

“我看你是故意的吧?故意在你父亲和老太太面前出风头!”“孩儿不敢,

”沈清辞抬起头,目光坦然,“孩儿只是想在父亲生辰时,献上一份心意。

若是母亲觉得孩儿做得不对,孩儿以后不做就是了。”她这副不卑不亢的样子,

让王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却又抓不到把柄。最后只能恨恨地说:“行了,你下去吧。

以后安分点,别再耍什么花样!”“是。”沈清辞转身离开,

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一局,她赢了。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王氏绝不会善罢甘休,往后的争斗,只会更加激烈。回到小院,绿萼兴奋地说:“姑娘,

您今天真是太厉害了!连侯爷都夸奖您了!”沈清辞点点头:“这只是第一步。

我们要想在侯府站稳脚跟,还需要更多的筹码。”她思索片刻,对绿萼道:“你去打听一下,

柳姨娘最近在忙些什么。”绿萼很快就回来了:“姑娘,

柳姨娘最近好像在为三少爷的学业发愁。三少爷性子顽劣,先生说他不用功,

柳姨娘正头疼呢。”沈清辞眼前一亮:“这倒是个机会。你去告诉柳姨娘,

就说我或许能帮上三少爷的忙。”绿萼有些疑惑:“姑娘,您能帮什么忙啊?三少爷的功课,

连先生都头疼。”沈清辞微微一笑:“我自有办法。你只管去说就是了。

”柳姨娘听说沈清辞能帮沈明哲,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立刻来了沈清辞的小院。

“妹妹真有办法?”柳姨娘急切地问。沈清辞点点头:“三少爷不是不用功,

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我倒是知道一些有趣的学习方法,

或许能让三少爷对读书产生兴趣。”柳姨娘半信半疑:“真的吗?那太好了!

若是妹妹能帮明哲,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柳姨娘客气了,

”沈清辞笑道,“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不如让三少爷过来,我试试?

”柳姨娘连忙让人去叫沈明哲。沈明哲今年十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

听说要去见那个平日里怯懦的二姐姐,老大不情愿,但还是被丫鬟拉了过来。“你找我有事?

”沈明哲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沈清辞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三弟弟,

我听说你不喜读书?”“读书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去玩蛐蛐。”沈明哲嘟囔道。

“那若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好玩的游戏呢?”沈清辞神秘一笑。

沈明哲眼睛一亮:“游戏?什么游戏?”沈清辞拿出一副自己做的纸牌:“你看,

这上面写着诗句,我们来玩配对的游戏。谁能先找到对应的上下句,谁就赢了。赢了的人,

可以得到一颗糖。”小孩子都喜欢游戏和糖果,沈明哲立刻来了兴趣:“好啊好啊,

我们来玩!”柳姨娘在一旁看着,只见沈清辞和沈明哲玩得不亦乐乎。沈明哲为了赢糖果,

努力回忆着书本上的诗句,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很多知识。“这……这太神奇了!

”柳姨娘激动得热泪盈眶。沈清辞笑着说:“其实三弟弟很聪明,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柳姨娘以后可以多陪他玩玩这类游戏,慢慢引导他,他一定会喜欢上读书的。

”柳姨娘连忙起身,对着沈清辞深深一拜:“多谢妹妹!大恩不言谢,以后妹妹有什么需要,

尽管跟我说!”沈清辞扶起她:“柳姨娘不必多礼,我们互相扶持才是。

”有了柳姨娘这个盟友,沈清辞在侯府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柳姨娘时常在永宁侯面前夸赞沈清辞懂事、聪慧,永宁侯对她也渐渐改观,

偶尔还会召她去书房说话。王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几次想找沈清辞的麻烦,

都被沈清辞巧妙地化解了。这天,王氏又想出一个主意。她让人把沈清辞叫到正房,

说府里缺少一个掌管中馈的人,让沈清辞和沈明珠一起学习打理府中事务,

最后由永宁侯决定谁来掌管。沈清辞知道,这又是王氏的陷阱。掌管中馈看似是好事,

实则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出错。王氏是想让她在学习过程中出丑,

好让永宁侯彻底放弃她。但她没有退缩。这是一个掌握权力的机会,她不能错过。“是,

母亲。”沈清辞坦然应下。接下来的日子,沈清辞和沈明珠一起学习打理府中事务。

沈明珠从小被王氏娇惯,根本不懂如何管理,只会发号施令,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而沈清辞却凭借着前世的管理经验,把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不仅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还对府里的账目进行了清查,发现了不少问题。

“这些账目不对,”沈清辞拿着账本,对负责管账的婆子说,“这个月的采买费用,

比上个月多了足足三成,这是怎么回事?”那婆子是王氏的心腹,早就被王氏打点好了,

她眼珠一转,说道:“二姑娘有所不知,这个月的物价上涨了,所以采买费用也高了些。

”“是吗?”沈清辞冷笑一声,“那我倒是要问问外面的店家,

看看是不是真的物价上涨了。”那婆子脸色一白,连忙说:“二姑娘息怒,是老奴记错了,

其实是这个月多采买了一些东西,以备不时之需。”“哦?多采买了什么?拿来我看看。

”沈清辞步步紧逼。那婆子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沈清辞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鬼。

她没有当场发作,而是把这件事记了下来。晚上,她把账目上的问题整理出来,去找永宁侯。

“父亲,女儿在清查账目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想请父亲过目。

”沈清辞把整理好的账目递给永宁侯。永宁侯接过账目,越看脸色越阴沉。

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府中账目混乱、采买中饱私囊等问题,涉及的金额还不小。

“岂有此理!”永宁侯怒拍桌子,“王氏是怎么管的家?竟然出了这么多问题!

”沈清辞连忙说:“父亲息怒,或许母亲只是一时疏忽。女儿觉得,

府中应该建立更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采买、账目等方面的监管,

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永宁侯看着沈清辞,眼中满是赞赏:“清辞,

你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让你掌管中馈,是对的。”“父亲,女儿年纪尚轻,恐怕难以胜任。

”沈清辞故作推辞。“你不必谦虚,”永宁侯摆摆手,“我看你比你母亲和姐姐都能干。

从明日起,府里的中馈就交给你掌管了。”“是,女儿定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沈清辞心中一喜,她终于掌握了侯府的实权。消息传到王氏耳中,她气得浑身发抖。

她没想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沈清辞掌管中馈后,雷厉风行地进行了改革。

她撤换了一批不称职的下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对府里的采买、账目等进行了全面整顿。在她的管理下,侯府的开支大大减少,

各项事务也变得井井有条。永宁侯对她更加满意,府里的下人也对她敬畏有加。

王氏和沈明珠虽然心有不甘,却再也不敢轻易找她的麻烦。她们知道,

沈清辞已经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欺凌的小丫头了。沈清辞站在窗前,看着庭院里的花开花落,

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知道,在这个侯府里,她的争斗还没有结束。但她有信心,

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在这深宅大院中,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属于她的故事,

才刚刚开始。沈清辞执掌中馈的第三个月,侯府后厨突然爆出采买的绸缎被调包的事。

负责采买的刘管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面前摊着几匹粗制滥造的劣质绸缎,

与账本上记录的上等云锦相去甚远。“二姑娘饶命!老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明明看着店家打包的云锦……”刘管事涕泪横流,不住地磕头。沈清辞坐在梨花木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