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好书《我与画家的二十六度温差》是来自废纸成书最新创作的都市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陈默林夕,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本书共计22733字,我与画家的二十六度温差精选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5 17:16:42。在本网【ks.ayshl.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全熟。”林夕轻声说,慢慢坐在餐桌旁,“谢谢。”陈默打了个鸡蛋进锅,背对着她说:“画展准备得怎么样了?你之前说是下个月?”林夕略显惊讶:“你还记得?”“房东的大事,当然记得。”他把面分到两个碗里,撒上调料,“压力很大?”林夕沉默片刻,接过他递来的面:“学长——策展人建议我改变风格,更‘市场友好’一...
《我与画家的二十六度温差》免费试读 我与画家的二十六度温差精选章节
当避世音乐人遇见清冷画家,在同一屋檐下,用旋律与色彩谱写了治愈彼此孤独的都市恋曲。
租客与心弦雨水毫无征兆地敲打着玻璃窗,发出急促的声响。陈默站在便利店檐下,
盯着手机屏幕上那条招租信息,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朝南次卧,带独立阳台,
月租2000。要求:安静整洁,少打扰。”后面这个要求有点奇怪,
但价格在这一带确实算得上便宜。更重要的是,
照片里那个房间看上去足够放下他那些唱片和那把旧马丁吉他。手机震动起来,
是现租处的房东。“小陈啊,最晚后天一定要搬了啊,新房主就要来收房了...”“知道,
正在找。”陈默简短回应后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招租信息上的号码。响过五声,
就在陈默准备挂断时,一个清冷的女声接了起来:“喂?”“您好,我看到您在招租,
想来看看房。”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现在?”雨声渐大,陈默抹去溅到脸上的水珠,
“如果方便的话。”“地址发你。”对方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半小时后,
陈默按响了老城区一栋独门小院的门铃。门打开时,他有些意外。
眼前的女子看起来二十六七岁,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头发随意挽在脑后。
她比陈默想象中年轻,也更...疏离。“林夕?”陈默确认道。女子点头,
目光在他身后的行李箱和琴盒上扫过,“陈默?”“是我。”他微笑,试图缓和气氛。
林夕没有回以微笑,只是侧身让他进门。小院出乎意料地整洁,
一棵高大的凤凰树在雨中沙沙作响,树下放着几盆长势良好的绿植。
房间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大一些,朝南的窗户透进柔和的光线,尽管下雨天也不显得昏暗。
陈默一眼就看中了那个阳台。“就是这里。”林夕站在门口,没有完全进入房间,
“规矩都在信息里写了,我平时工作忙,希望互不打扰。”陈默放下琴盒,
注意到林夕的目光在那上面多停留了一秒。“我是做音乐的,有时候可能会弹琴,
会打扰到你吗?”林夕的表情有一丝微妙的变化,“只要不是在深夜。”陈默环顾四周,
墙壁很厚,隔音应该不错。他走到阳台,雨已经小了,从这里能看到远处的海平面。
城市喧嚣被隔绝在外,只有雨滴从树叶上滑落的声音。“我租了。”陈默转身说道。
林夕似乎有些惊讶,“不问更多细节吗?”“房间合适,价格合适,足够了。
”陈默从背包里拿出钱包,“押一付三可以吗?或者半年付更好?”这次林夕真的愣住了。
她仔细打量眼前的男人——微长的头发,
看起来有段时间没好好修剪过;穿着磨损的皮靴和旧牛仔裤,不像有稳定工作的样子。
但那双眼睛很真诚,手指修长干净,和他略显不羁的外表有些矛盾。“半年付?”她确认道。
陈默点头,“如果你接受的话。”林夕沉思片刻。她原本只打算短租,
找个临时租客分担房贷压力,却没料到有人愿意一次性付半年。她确实需要这笔钱。“好吧。
”最终她说道,“但我得再说一遍,我喜欢安静,平时最好不要互相打扰。”“正好我也是。
”陈默微笑,“那我们现在签合同?”林夕拿来早已准备好的租赁合同,
陈默迅速浏览后签上名字,然后从背包里取出一个信封,数出整整一叠现金。
“你随身带这么多现金?”林夕惊讶地问。“刚结了一场演出的费用。”陈默解释道,
将钱递过去,“点一点?”林夕粗略数了数,摇头,“不用了。这是钥匙,大门和房间的。
我一般早出晚归,应该很少碰面。”“完美。”陈默拎起行李,“那我今天就搬进来?
”“请便。”林夕收起合同和现金,转身前又看了一眼那只琴盒,“欢迎入住,陈先生。
”“叫我陈默就好。”他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只是好奇室友的情况。”林夕在走廊尽头停顿了一下,“画家。偶尔也教小朋友画画。
”陈默挑眉,这解释了她手上的颜料痕迹和那份喜欢安静的性格。“厉害。那我收拾东西了,
谢谢你把房间租给我。”林夕只是点点头,消失在走廊转弯处。陈默关上房门,长舒一口气。
他打开琴盒,轻轻拨动琴弦,发出一个清晰的音符。然后他走到阳台,雨已经完全停了,
夕阳从云层缝隙中洒下金光,在海面上铺出一条闪烁的道路。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拨通一个号码:“哥们,找到地方了...对,老城区,有个小院...房东是个画家,
挺特别的一个人...明天帮我把剩下的东西搬过来吧,唱片和效果器都还在你那儿吧?
”电话那头说了什么,陈默笑起来:“知道,终于能安心写歌了。这里...挺有感觉的。
”挂断电话后,陈默的目光落在对面窗户上。林夕正在里面整理画架,
侧影在暖色灯光中显得柔和了几分。陈默轻轻带上门,从琴盒中取出吉他。手指抚过琴弦,
即兴弹出一段旋律,轻快中带着一丝探索的好奇。窗外,凤凰树的叶子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叶片上的水珠闪烁着最后的天光。这个小院,似乎比他预期的还要有趣。
雨夜茶香雨水连续下了三天。陈默已经基本安顿下来。
他的房间一角立着吉他架和一个小型音响设备,墙上贴了几张他喜欢的乐队海报,
一箱黑胶唱片整齐地码在书桌下。林夕确实如她所说早出晚归,
几天来陈默只偶尔听见她开门关门的声音,两人再没打过照面。第四天深夜,雨势突然转大,
密集地砸在屋顶和阳台上。陈默刚整理完一批乐谱,正准备洗漱休息,
忽然听到一阵压抑的声响。起初他以为是风声,或是哪里的窗户没关好。但仔细听了一会儿,
他辨认出那是人的哭泣声——极力克制却仍然从指缝间漏出的抽泣,来自隔壁林夕的房间。
陈默站在原地犹豫了。他想起了合同上“互不打扰”的条款,也记得林夕那双疏离的眼睛。
但窗外的雨声越来越急,那哭声虽然轻微,却固执地穿透雨幕,带着一种彻底的孤寂。
十分钟后,哭声仍未停止。陈默轻轻叹了口气,走向厨房。他烧了水,
找出橱柜里的红茶包——那是林夕的,标签朝外整齐地排列着。他泡了两杯茶,
然后走到林夕门前,犹豫片刻,敲了敲门。里面的哭声戛然而止。一阵沉默后,
林夕的声音传来,带着明显的鼻音:“谁?”“是我,陈默。抱歉打扰,我泡了茶,
你想喝一杯吗?”更长的沉默。陈默几乎以为她会拒绝时,门锁轻轻转动,门开了一条缝。
林夕站在门后,眼睛红肿,脸上还有未干透的泪痕。她穿着一件过大的灰色毛衣,
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时小了一圈。“我不需要...”她刚开口,
陈默就把一杯热茶递到她面前。“雨太大了,睡不着。”他说,仿佛没看见她哭红的眼睛,
“这雨声,挺适合当白噪音的。”林夕迟疑地看着那杯茶,又看看陈默。最终,她接过杯子,
温热透过瓷杯传到她冰凉的指尖。“谢谢。”她小声说,没有邀请他进去的意思。
“那我回去了。”陈默点头,转身前补充道,“晚安,林夕。”门轻轻关上。
陈默回到自己房间,听着雨声渐渐变小,隔壁再没有哭声传来。第二天早晨,
陈默醒来时已经快十点。他推开房门,发现门口放着一个空瓷杯,
旁边是一小盒包装精致的抹茶饼干。杯底压着一张纸条:「谢谢你的茶。
饼干是学生家长送的,我不吃甜食。——林夕」陈默拿起饼干,
发现纸条背面还有一行小字:「你的阳台植物该浇水了。」他看向阳台那盆有点蔫的绿萝,
忍不住笑了。那之后,某种微妙的变化在两人之间发生。他们依然不常见面,
但开始在厨房偶遇。陈默发现林夕通常晚上八点左右回家,而自己那时常常在煮夜宵。
周三晚上,陈默正对着锅里翻滚的泡面发呆,林夕推门进来。她看上去很疲惫,
肩上沾着些许蓝色颜料。“吃过了吗?”陈默随口问道,“我煮多了。”林夕犹豫了一下,
“还没。”“坐下吧,分你一半。”他没等她拒绝就拿出另一个碗,“鸡蛋要几分熟?
”“全熟。”林夕轻声说,慢慢坐在餐桌旁,“谢谢。”陈默打了个鸡蛋进锅,
背对着她说:“画展准备得怎么样了?你之前说是下个月?”林夕略显惊讶:“你还记得?
”“房东的大事,当然记得。”他把面分到两个碗里,撒上调料,“压力很大?
”林夕沉默片刻,接过他递来的面:“学长——策展人建议我改变风格,
更‘市场友好’一些。”“你不愿意?”“那些颜色...”她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低头吃了一口面,突然笑了,“你盐放多了。
”陈mock假装受伤:“挑剔的食客可没下次了。”“抱歉,”林夕止住笑,
但眼角仍带着笑意,“只是和我平时的饮食很不一样。”“艺术家不就该活得随性点吗?
”陈默大口吃着面问道。“那是你们的特权,音乐家先生。”林夕轻声说,
“画家得考虑市场,尤其是还没成名的。”饭后,林夕主动洗了碗。
陈默注意到她洗刷的动作非常仔细,每个碗都擦得锃亮,按类别放回橱柜,
与他随意的堆放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周五下午,陈默提前从咖啡店回来,发现林夕居然在家,
正坐在小院的凤凰树下发呆。她面前摆着画架,但画布上一片空白。“难得见你在家。
”陈默打招呼道。林夕似乎被吓了一跳,手中的炭笔掉在地上。“今天没课。”她捡起笔,
语气有些低落。陈默在她旁边的石凳上坐下:“遇到难题了?”林夕凝视着空白的画布,
许久才说:“学长给我接了个商业项目,画一系列装饰画。报酬很好,
但完全不是我想画的东西。”“缺钱?”“总是缺的。”林夕苦笑,“房贷,画材,
生活开销...不像你,能一次性付半年房租。”陈默挑眉:“你以为我的钱哪来的?
上周接了商场开业演出,穿着可笑玩偶服弹琴三小时。”林夕惊讶地看着他:“真的?
”“音乐家也要吃饭啊。”陈默笑道,
“不过我还是坚持每周两次去livehouse唱自己的歌,尽管观众通常不超过十个人。
”林夕的目光柔和下来:“至少你还在坚持。”“你也可以。”陈默说,
“接商业项目付账单,同时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两者不冲突。”林夕轻轻摇头,没再说话。
傍晚时分,陈默在阳台上调试新琴弦。夕阳西下,天空染成橙红色。他随意弹起一段旋律,
是这几天一直在脑中盘旋的调子。弹到一半,他听到轻微的响动,
转头看见林夕站在她房间的窗边,似乎正在听。见他发现,她有些不好意思:“很好听,
是什么歌?”“还没名字。”陈默说,“只是段旋律。”“第三个小节,
第二个音符是不是该升半调?”林夕突然说。陈默惊讶地回弹那段旋律,按要求升了半调,
效果果然更加流畅。“你怎么听出来的?”林夕微微一笑:“我大学辅修过音乐理论。
”说完便拉上了窗帘。周六早晨,陈默被门铃吵醒。他穿着睡衣揉眼开门,
发现是个西装革履的男士,手里提着精致的水果篮。“请问林夕在家吗?”男士微笑问道,
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陈默的睡衣和乱发。就在这时,林夕从厨房走出来,
看到来人时明显愣了一下:“吴哲学长?你怎么来了?
”被称作吴哲的男子举起果篮:“顺路来看看你,讨论一下画展的最终方案。
”他的目光在陈默和林夕之间移动,“这位是?”“租客,陈默。”林夕简洁地介绍,
“陈默,这位是吴哲,我的学长,也是这次画展的策展人。”陈默点头致意,
察觉到了吴哲眼中一闪而过的审视。他借口换衣服回了房间,但故意留了条门缝。
“没想到你会把房间租出去。”他听到吴哲说。“房贷压力大,你知道的。”林夕语气平淡。
“其实我可以...”“谢谢学长,但不需要。”林夕打断他,“要喝点什么吗?
”陈默轻轻关上门,不知为何心里有些不舒服。那天他特意没出门,在房间里整理乐谱,
听到吴哲待到下午才离开。傍晚,陈默煮咖啡时,林夕走了进来。她看起来比上午更加疲惫。
“你的学长似乎很关心你。”陈默假装随意地说。林夕叹了口气:“太关心了。
他今天又提出要买下我一部分画作,提前支付款项。”“这不好吗?”“我不喜欢这种关系。
”林夕接过他递来的咖啡,没加糖也没加奶,直接喝了一口,“显得我很可怜。
”陈默靠在橱柜上:“你知道吗?我第一张专辑的**人也想‘帮助’我,
条件是修改所有他认为不商业的歌。我们大吵一架,我再也没跟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