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程云廷程远山】在言情小说《七零闪婚和娇小姐的美食养娃日常》中演绎了一段精彩的故事,由实力作家“橙子追月亮”创作,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8028字,七零闪婚和娇**的美食养娃日常第3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3 17:22:54。在本网【ks.ayshl.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和两名保管员打了个招呼,“小程,最近厂里刚出厂了一大批瑕疵布,这样,我的两个月的份额也挪给你,多谢你帮我解决工作这个大麻烦了,你再给厂里二十块钱,你挑五捆布料。”程云廷上前,大体打量了整个仓库,不同花色不同材质的布料分批次、瑕疵程度分别摆放堆叠。其中只有少部分是破洞、有油污的,还是原料的纱线粗细不匀...
《七零闪婚和娇小姐的美食养娃日常》免费试读 七零闪婚和娇**的美食养娃日常第3章
走到装满现代厨具的收纳台,看着熟悉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工具,有点感慨,但是“咕咕咕”的肚子阻止了他的思维继续发散。
得了,还是赶紧填饱五脏庙吧,现在只能入口一些清淡的。
就简单做个番茄鸡蛋面吧。
准备:一个西红柿,两个鸡蛋,切碎葱白和蒜末,鸡蛋打散到微微起泡,番茄去皮切丁。
打火起锅烧热,倒油八九分热的时候下鸡蛋,定型以后等底部煎个六到十秒,鸡蛋金黄以后再搅散,盛出锅备用。
再放少量油,葱蒜末下锅炝炒,闻到香味下番茄,番茄炒软出汁,转小火煮一会儿,到番茄汁冒出咕噜咕噜的程度,再下鸡蛋,让蓬松的鸡蛋吸满番茄汁。
同时另一个锅加水煮好面后,放进去加入适量的盐和黑胡椒,再加一点点白砂糖让汤更加醇厚鲜美。
滴两三滴生抽以后搅匀提鲜,最后撒下葱花,三秒后关火。
装盘,开吃!
“呼噜噜,就是这个味儿,真香!终于吃上热乎乎的饭了,不愧是我。”
程云廷吃了两口面,面条弹滑带劲,番茄鲜酸交织,鸡蛋块绵软多孔。
一口咬下去,空隙中迸发出酸鲜裹挟油润的汤汁,最后喝完了番茄汤,浓稠的汤汁不小心挂在了唇角。
恰到好处的微酸**人流口水生津,吞咽下去喉头升起一缕清甜,摸摸舒服的肚子满足了。
准备的分量刚好吃完,特意做的偏清淡一点,否则这一顿下去他准坏肚子。
吃完后简单收拾了下,闪身出了练习室,现在对这还不太熟悉,万一突然来人就不好办了。
说来也奇怪,原主昏过去两天了,烟囱也没冒烟,怎么都没有人注意到?
算了,正好烧水洗个澡,程云廷走进程家的小厨房,拿起一个蜂窝煤点火扔进了土灶的的洞口里。
从水缸里盛了好几木瓢的水倒进锅里,好半天才烧热。
趁着这个时间在杂物间找到了一个木桶,应该是平时就用来洗澡的,把热水倒进去,脱了衣服好好的洗刷干净。
程云廷舒爽的“啊”了一声,身体清爽松快多了,洗完后打扫好木桶和厨房,再回到屋里。
刚才他顺便倒了一碗热水放在空间里实验,好半天了。
现在拿出来,一摸碗还很烫,还在噗噗冒热气,看来空间真的是一直处于静止保鲜状态,这太方便了。
程云廷去程远方夫妻俩的卧室里,找到藏钱的地方,拿出来一个饼干盒子,把包裹着的蓝布展开。
里面捆着一把大团结和大堆零钱和票据,大概有攒的粮票、肉票、油票、布票、几张工业票等,居然还有一张自行车票和一张手表票。
程云廷上手仔细数了一下,一共有一千一百七十五块八毛三分钱,这算挺多的了。
夫妻俩当年分家是净身出户,有了小程云廷后,一家三口都乐意在吃上面花钱,能攒下这么多还是他们俩的工资都处于中等水平,除了吃的好点,没别的大消费。
要说程云廷怎么知道钱藏在哪里?
程远方和苗秀英都认为自家的孩子老实也不傻大方,有钱不会乱花,所以就告诉了原主。
原主还真的没私下去拿过,都是当面张嘴要点零花钱,从苗秀英手里拿钱。
算算再加上厂里奖励的两千块钱,程云廷手里一共有三千一百多块钱。
他把钱票、身份证明和户口簿一些重要的财产和证明,又收拾了些屋里小件不打眼,但值钱的东西。
把这些通通都收到空间里,没有哪比藏在空间更安全。
一顿收拾后,程云廷元气都耗尽了,刚吃一顿好点的,还经不起折腾。赶紧回屋里躺床上,思索着明天要怎么整治大伯他们,呼吸逐渐平稳了下来。
月光洒落在窗外,为万物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窗外的树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哄睡屋里好眠的人们。
······
一缕阳光穿透层层枝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斑驳而温暖,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在晨曦中欢快地吟唱,唤醒了睡梦中的程云廷。
程云廷一睁眼就看见自己还在程家的小屋,觉得还是有点难接受。
毕竟自己从小到大都没吃过物质上的苦,冷不丁到这里还不太适应,但既来之则安之,就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快五点半了,他打算早点解决麻烦的源头-老程家,既然他们都是既得利者,那他们都不算无辜。
简单洗漱收拾好自己,到程远山家走路得将近小一个小时,可真远啊,现在出发到那,他们应该都还没去上班,正好一并解决了。
程远山和程远水年龄相近,俩人好得就差穿一条裤子,程爸是老三,最小的孩子,但是儿子多了也就不稀奇了,所以在家没啥存在感。
老大是长子得养老,老二嘴甜能忽悠,所以程老头程老太都不怎么搭理老三程远方。
程远山早早的接了程老头的班当家具厂的工人,程远水接了程老太的班,当了鞋厂的工人。
没人管程远方,谁想后来程远方自己争气,机缘巧合下考进了纺织厂,又经人介绍认识了孤身逃难来的程妈苗秀英。
偏心的程老头抠抠搜搜的就给了六块钱彩礼就打发了。
程远方把自己从小到大艰辛偷攒了二十多块钱的私房钱给了苗秀英。两人结婚后,很快就被通知要分家,结果分家就是单独把他俩分出来了。
大家平常没事也默契的不主动来往,就是每逢节日和过年的时候,程远方自己回老程家送点节礼,表面上不能落人口实。
偶尔也会带着原主一起去,但通常饭都没做他们的份,爷俩灰溜溜地就被打发回来了。
都这样了老程家人还看不上原主家,就害怕他们上门打秋风。
毕竟人家还有在供销社工作的儿媳妇,在这个年代可是吃香的很呢。
这回特意来忽悠碰瓷原主,也是为了房子,这么多年他们都没分家。
两大家子人都挤在家具厂当年分配给程老头的,五十多平的三个单间里,程远水进鞋厂后也没轮到分房子,随着孩子们不断长大,导致矛盾摩擦越来越多。
一听到程爸程妈牺牲的消息,最先考虑不是剩下的原主怎么办呢,反而最先惦记上了他家的房子。
想昏招要介绍个亲戚家的姑娘来拿捏原主,图谋住进原主家的房子。
在路上消化这些记忆的时候,程云廷眉眼间尽是冰冷,险些被气笑了。
这是看原主刚成年,孤家寡人好欺负呢,但他来了,他可霸道不好惹啊,渣渣们。
终于到了程远山家的家具厂家属院,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五层水泥楼房。
程云廷循着原主小时候模糊的记忆,走进了大门后,有点不知道继续往里走。
说来可笑,原主到现在来过的次数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他都不能确定老程家住哪。
在大树下闲聊的大娘、婶子们看到突然进来一个面生的小伙子,都好奇的凑上来问,
“小伙子,你看着不是这家属院的人吧,老婆子我可是附近的包打听,按理说没有我认不出来的人呀?”
“是啊,是不是来找人的啊?来得这么早啊。你这头怎么了,咋还包着纱布呢?”
程云廷观察这帮好热闹的人,黑亮的眼睛转了转,找了一个短头发的笑容和乐、看着就热心的大娘,嘴角扯出一个牵强的弧度,
“大娘,你们好啊,打扰了,我打听程远山家在哪儿,我是他的亲侄子”,
“我这头是前几天意外跌倒后撞桌角上了,也不算严重,就是医生说有点脑震荡,让我好好修养。”
这句话可不假,比脑震荡可严重多了,毕竟原主都没了,换成了他。
“我就住在第二棉纺织厂家属院,家里最近有点急事,劳烦帮我指下他家在哪?”
“纺织厂家属院,姓程,你该不会就是那个,前两个月厂子失火,为了挽救厂子的财产成为烈士的那家吧?”
短发的热心大娘刘大娘赶紧怼了怼身边这个嘴快的黑脸老娘们儿李婶,心想人家孩子都够伤心的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往人家心上插刀子呢吗?
赶紧笑着打圆场,“哈哈,那个啥程小哥是吧?你叫我刘大娘就行。”
“别介意啊,她是你李婶,这老娘儿们平常都没啥坏心思啊,就今个又犯缺心眼儿的毛病了。你找你大伯家啊,长这么大都没来过吧?”
“你看到离这十多米的那栋筒子楼了吗,就是那个门口有两颗枇杷树,树下一大堆木料的,那栋楼三楼楼梯左转第一到第三家就是你们老程家。”
“是啊是啊,好像平常都是你爸自己来拜年吧,这程家老头和老太太也是够差劲的,大过年的都不敢留饭吃。”
没眼力见的李婶子又插了一嘴道,刷足了存在感。
“唉,爷奶也是平常照顾大伯和二伯家的孩子们忙吧,天天太累了,每次收下节礼还说是没时间招待我们一家子,让我爸别外道了,直接回家忙去吧。”
“没事儿的,大娘,我们都理解爷奶的难处,都这么大岁数了,咱不能让爷奶累坏了呀,那我们也太不孝顺了。”
“毕竟一大家子将近二十口人挤在一起多难受啊,只是大伯说给我介绍了个杀猪匠的独女让我倒插门,我这······”
程云廷吸了吸鼻子,眼睛变得泛红似乎含着泪,强颜欢笑得解释。
再一顿添油加醋、胡说八道,不动声色的给这帮八卦**传递着老程家对原主家不亲不熟,甚至看不起的态度。
现在居然还有脸,要打歪主意的意思。
“什么?老程家这么不要脸,你们三房就剩你这么个独苗苗了,竟然还让你去当赘婿?”
刘婶子瞪大了双眼发出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