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沈清辞赵烈萧景渊】在言情小说《凤阙之上,再无替身》中演绎了一段精彩的故事,由实力作家“原佑”创作,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5938字,凤阙之上,再无替身精选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8 13:19:28。在本网【ks.ayshl.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太和殿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群手持兵器的士兵冲了进来,迅速将整个大殿包围。为首的一人,正是镇国将军赵烈。赵烈走到殿中,对着萧景渊拱了拱手,语气却带着几分冰冷:“陛下,臣有要事启奏。近日来,京城百姓怨声载道,皆因陛下登基后,沉迷女色,重用奸佞,致使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如今又有证据表明,陛下当年为了夺取皇...
《凤阙之上,再无替身》免费试读 凤阙之上,再无替身精选章节
1寒潭淬骨,旧梦尽碎永安二十七年的冬,比往年来得更烈些。鹅毛大雪连下了三日,
将整座皇城裹成一片素白,唯独冷宫深处的废苑,连这点“素白”都透着刺骨的寒酸。
沈清辞蜷缩在冰冷的硬板床上,身上只盖着一床打了三层补丁的薄被。
寒气像针一样钻进骨头缝里,她却连发抖的力气都快没了。殿外传来宫女们压低的嬉笑声,
夹杂着“废后”“不祥”的字眼,这些话像淬了毒的冰棱,在她心上扎了三年,
如今倒也麻木了。三年前,她还是大曜最尊贵的长公主,金尊玉贵,掌上明珠。
为了心上人萧景渊,她甘愿自请废黜公主身份,以罪臣之女的名义入宫为后,
只为帮他巩固刚到手的皇位。她倾尽母族兵权,散尽公主府私库,
甚至为了替他挡下刺客的毒箭,落下了畏寒的病根。可换来的是什么?
是他登基后第一道圣旨,将她打入冷宫,理由是“善妒成性,
秽乱宫闱”;是他册立她的庶妹沈清瑶为新后,日日笙歌,
羡煞旁人;是她母族满门被冠上“谋逆”罪名,一夜之间血流成河,
连三岁的侄儿都未能幸免。“咳咳……”剧烈的咳嗽让沈清辞眼前发黑,
她挣扎着想去够桌边那碗早已凉透的药,指尖却只碰到一片冰凉。恍惚间,
她仿佛看到了母亲临刑前的模样,母亲穿着囚服,头发散乱,却依旧挺直脊背,
隔着囚牢的栏杆对她说:“辞儿,皇家情爱最是虚妄,沈家的女儿,该有自己的风骨,
莫要再做痴梦了。”那时她不信,只觉得母亲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直到三个月前,
她偶然听到冷宫守卫的对话,才知道当年母族谋逆是假,是萧景渊忌惮沈家兵权,
与沈清瑶联手设下的毒计;才知道她替他挡下的那支毒箭,
本就是沈清瑶为她“量身定做”的;才知道他从未爱过她,从始至终,
她都只是他登顶路上一枚好用的棋子,一枚用完即弃的棋子。
“哈……哈哈……”沈清辞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嘶哑,带着无尽的悲凉和自嘲。
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刚碰到脸颊就冻成了冰珠。原来她这三年的坚守,这三年的期盼,
不过是一场天大的笑话。她为了所谓的爱情,赔上了自己,赔上了整个沈家,
活成了话本里最可笑的虐心女主。“公主……公主您醒着吗?
”殿门外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是负责给她送一日两餐的小宫女晚星。沈清辞敛住笑意,
声音微弱:“进来吧。”晚星端着一个破旧的食盒走进来,见她脸色苍白得像纸,
忍不住红了眼眶:“公主,今日御膳房总算给了点热的,您快趁热吃点吧。”她打开食盒,
里面是小半碗糙米饭,还有一碟几乎没有油星的青菜。沈清辞看着那碗饭,
突然觉得一阵恶心。这三年,她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屈辱,就是为了活着,
可活着又能做什么?继续看着萧景渊和沈清瑶琴瑟和鸣,看着他们的孩子继承大统,
看着沈家的冤屈永远沉在地下吗?不,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母亲的话在耳边回响,
沈家的忠魂在眼前浮现。她是沈家唯一的血脉,是大曜的长公主,她不能再沉溺于情爱,
不能再做那个任人摆布的虐文女主。沈清辞抬起头,眼中的迷茫和绝望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燃烧的决绝。她接过晚星递来的筷子,一口一口地吃着碗里的糙米饭,
每一口都像是在积蓄力量。“晚星,”她放下筷子,声音虽然依旧虚弱,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想不想离开这里?想不想……跟着我,做一件大事?
”晚星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奴婢愿意!只要能离开这冷宫,
只要能跟着公主,奴婢什么都愿意做!”她早就看不惯萧景渊和沈清瑶的所作所为,
若不是家里还有老母要养,她早就想为公主报仇了。沈清辞握住晚星的手,指尖冰凉,
却带着一股暖流:“好,那从今日起,我们就开始计划。我要离开这冷宫,
我要为沈家洗刷冤屈,我要……拿回属于我的一切,包括这大曜的江山!”窗外的雪还在下,
可殿内的气氛却悄然改变。一场关于复仇与夺权的风暴,正在这冷宫深处,悄然酝酿。
2蛰伏待机,暗结羽翼自那日下定决心后,沈清辞便不再像从前那般消沉。
她开始主动调理身体,哪怕是一碗凉药、一口糙饭,也会按时吃下。晚星看在眼里,
心中更是坚定了跟着公主的决心,平日里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会偷偷留意冷宫内外的动静,
将听到的消息一一汇报给沈清辞。冷宫虽冷,却并非与世隔绝。
这里的守卫大多是些不得志的老兵,或是犯了错被流放至此的宫人,
他们对萧景渊的忠诚度本就不高,再加上沈清瑶当上皇后后,对冷宫的用度更是克扣至极,
不少人心中都颇有怨言。沈清辞抓住这一点,开始暗中布局。
她利用晚星偶尔能出宫采买的机会,让她偷偷带出一些自己从前绣的手帕。
这些手帕上的绣纹皆是她当年独创的“流云纹”,精致典雅,在宫外颇有名气。
晚星将手帕卖给宫外的绣庄,换来了一些银钱和药材。有了银钱,
沈清辞便让晚星悄悄打点那些对现状不满的守卫。起初,那些守卫还心存疑虑,
可当他们拿到实实在在的银钱,又看到沈清辞虽身处困境却依旧气度不凡的模样,
渐渐放下了戒心。尤其是当沈清辞偶尔提点他们几句,比如“最近宫中似乎在查贪腐,
几位若是不小心,恐有麻烦”,或是“听闻西北战事又起,陛下正缺人手,几位若有机会,
或许能调离此处”,这些话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的痛点,让他们对沈清辞多了几分信服。
渐渐地,冷宫内有了几个愿意为沈清辞传递消息的人。通过他们,
沈清辞了解到了宫外的更多情况:萧景渊登基三年,看似国泰民安,实则内忧外患。朝堂上,
以丞相林文彦为首的文官集团与以镇国将军赵烈为首的武将集团矛盾日益加深;地方上,
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不少地方已经爆发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边境上,北狄频频来犯,
西北军节节败退,萧景渊为此焦头烂额,却又猜忌心极重,不肯放权给将领,
导致战事愈发艰难。而沈清瑶当上皇后后,也并非高枕无忧。她出身庶女,
在沈家本就地位不高,如今虽贵为皇后,却得不到文官集团的支持,只能依靠萧景渊的宠爱。
为了巩固地位,她不断干涉朝政,提拔自己的娘家人,引起了不少朝臣的不满。更重要的是,
她入宫三年,一直未能诞下子嗣,这让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公主,您看,
这是刚从宫外传来的消息,说皇后娘娘昨日又因为子嗣的事情,在养心殿跟陛下大吵了一架,
陛下气得摔了茶杯。”晚星将一张纸条递给沈清辞,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现在宫里的人都说,皇后娘娘失宠是迟早的事。”沈清辞接过纸条,仔细看了一遍,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失宠?哪有那么容易。
萧景渊现在还需要沈家庶女这个名头来安抚那些中立的朝臣,只要沈清瑶不犯大错,
他就不会轻易废后。不过,他们之间有嫌隙,对我们来说,倒是个好机会。”她沉思片刻,
对晚星说道:“你下次出宫,想办法联系上以前公主府的旧部,尤其是负责暗卫的林叔。
告诉他,我需要知道现在朝堂上各方势力的具体动向,还有西北军那边的情况。另外,
让他悄悄收集萧景渊和沈清瑶当年陷害沈家的证据,越多越好。”晚星脸色一凛,
郑重地点头:“奴婢明白,奴婢一定办好!”公主府的旧部大多对沈家忠心耿耿,
当年沈家出事,他们有的被迫隐姓埋名,有的则潜伏在暗处,等待机会为沈家报仇。
若是能联系上他们,公主的计划就能事半功倍。接下来的几个月,沈清辞一边调养身体,
一边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林叔很快就联系上了,
他带来了不少好消息:公主府的旧部已经聚集了数百人,
其中不乏精通武艺、谋略的人才;他们还找到了当年沈家被陷害的关键证人,
一个曾经参与过伪造证据的小吏,如今此人已经隐姓埋名在民间,
愿意出来指证萧景渊和沈清瑶;更重要的是,镇国将军赵烈与沈家素有旧交,当年沈家出事,
他曾试图为沈家求情,却被萧景渊打压,如今他对萧景渊早已心怀不满,
若是能争取到他的支持,拿下兵权便有了希望。沈清辞听到这些消息,心中激动不已。
她知道,自己的羽翼正在逐渐丰满,离开冷宫,复仇夺权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正是行动的好时机。林叔按照约定,悄悄潜入了冷宫,与沈清辞会面。
“公主!”林叔见到沈清辞,激动得热泪盈眶,“老奴终于见到您了!这些年,您受苦了!
”沈清辞扶起林叔,眼中也泛起了泪光:“林叔,辛苦你了。沈家能有今日,
全靠你们这些旧部的支撑。”两人寒暄片刻,便转入正题。
林叔将一份详细的计划递给沈清辞:“公主,这是老奴和兄弟们制定的逃离计划。
明日是皇后娘娘的生辰,宫中会举办大型宴会,守卫会相对松懈。
我们已经买通了负责冷宫外围守卫的李校尉,他会在明日亥时打开侧门,接应您离开。
离开后,我们会先带您去城外的一处安全屋,再从长计议。”沈清辞仔细看了看计划,
点头说道:“计划很周密。不过,我们不能只想着逃离,还要趁这个机会,
给萧景渊和沈清瑶一个教训。”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明日宴会,
沈清瑶一定会大肆炫耀自己的皇后地位,我们就给她送一份‘大礼’,
让她好好‘风光’一下。”林叔眼中一亮:“公主有何妙计?”沈清辞附在林叔耳边,
低声说了几句。林叔听完,连连点头,赞叹道:“公主妙计!这样一来,
既能打乱宫中的秩序,为我们的逃离创造更多机会,又能让萧景渊和沈清瑶颜面扫地,
真是一举两得!”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林叔离开后,
沈清辞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期待。明日,将是她新生的开始。
凤阙之上,再也不会有那个任人摆布的虐文女主沈清辞,只有即将夺回江山的长公主沈清辞!
3生辰惊变,凤出牢笼沈清瑶的生辰宴会办得极为隆重。皇宫内张灯结彩,处处透着喜庆,
与冷宫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受邀的王公大臣、命妇贵女们齐聚太和殿,觥筹交错,
欢声笑语不断。萧景渊坐在主位上,身边的沈清瑶穿着一身正红色的凤袍,头戴金步摇,
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她不时举起酒杯,接受众人的祝福,眼神中却难掩对权力的渴望。
“皇后娘娘,臣妇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位命妇端着酒杯,恭敬地向沈清瑶敬酒。
沈清瑶笑着接过酒杯,刚要喝下,突然听到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
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上,声音颤抖:“陛下!皇后娘娘!不好了!
宫外……宫外出现了大量关于……关于皇后娘娘当年陷害沈家的传单,
现在整个京城都传遍了!”“什么?!”沈清瑶脸色瞬间惨白,
手中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猛地站起身,指着那个侍卫,
厉声说道:“你胡说!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造谣!快!快把那些传单打掉,把造谣的人抓起来!
”萧景渊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对身边的太监说道:“传朕旨意,
立刻封锁京城各城门,严禁任何人进出!命锦衣卫即刻追查传单的来源,
务必将幕后之人抓拿归案!”“是!”太监不敢耽搁,连忙退下去传旨。可就在这时,
太和殿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群手持兵器的士兵冲了进来,迅速将整个大殿包围。
为首的一人,正是镇国将军赵烈。赵烈走到殿中,对着萧景渊拱了拱手,
语气却带着几分冰冷:“陛下,臣有要事启奏。近日来,京城百姓怨声载道,
皆因陛下登基后,沉迷女色,重用奸佞,致使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如今又有证据表明,
陛下当年为了夺取皇位,与皇后沈清瑶联手陷害沈家,导致沈家满门抄斩,此等罪行,
天人共愤!”“赵烈!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此胡言乱语,煽动叛乱!
”萧景渊气得拍案而起,指着赵烈,怒声说道,“来人啊!把这个逆臣给朕拿下!
”可周围的侍卫却一动不动,他们看着赵烈身后的士兵,眼中满是畏惧。
赵烈冷笑一声:“陛下,您就别白费力气了。如今宫中的守卫,大多已经投靠了臣。
您的皇位,也该坐到头了!”沈清瑶吓得浑身发抖,她拉着萧景渊的衣袖,
声音带着哭腔:“陛下!救我!我不想死啊!”萧景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绝望。
他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皇位,竟然在一夜之间摇摇欲坠。就在这时,
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素白长裙的女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下,
缓缓走了进来。女子身姿挺拔,面容清冷,虽不施粉黛,却难掩其高贵的气质。“沈清辞?!
”萧景渊和沈清瑶同时惊呼出声,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们怎么也没想到,
这个被他们打入冷宫三年,几乎被遗忘的废后,竟然还活着,而且还回来了!
沈清辞走到殿中,目光冷冷地扫过萧景渊和沈清瑶,声音带着无尽的寒意:“萧景渊,
沈清瑶,别来无恙啊?”“你……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应该在冷宫里吗?
”沈清瑶吓得连连后退,指着沈清辞,声音颤抖,“是你!那些传单一定是你搞的鬼!
赵将军也是你勾结的!”沈清辞没有否认,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没错,
都是我做的。当年你们欠我的,欠沈家的,今日,我要一并讨回来!”她转头看向赵烈,
说道:“赵将军,辛苦你了。现在,该清理门户了。”赵烈点了点头,
对身后的士兵下令:“将萧景渊和沈清瑶拿下!其余人等,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士兵们立刻上前,将吓得瘫软在地的萧景渊和沈清瑶捆绑起来。那些王公大臣们见状,
纷纷跪倒在地,不敢出声。沈清辞走到主位前,停下脚步。
她看着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曾经,
她以为爱情是她的全部,为了萧景渊,她甘愿放弃一切。可如今,她才明白,
权力才是这世上最可靠的东西。只有手握权力,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才能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她缓缓转过身,面对殿内的众人,声音坚定而有力:“朕,
沈清辞,大曜长公主,今日在此宣布,萧景渊弑兄篡位,残害忠良,罪大恶极,
即日起废除其帝位,打入天牢,听候发落!沈清瑶助纣为虐,谋害忠良,罪不容诛,
即刻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烈率先跪倒在地,高声呼喊道。
其他的王公大臣们见状,也纷纷跟着跪倒在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清辞站在殿中,接受着众人的朝拜。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她要面对的,
是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是地方上的叛乱纷争,是边境上的虎视眈眈。但她不再畏惧,
因为她已经不是那个沉溺于情爱、任人摆布的女子了。凤阙之上,她将以女子之身,
执掌乾坤,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这一次,她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做这大曜江山真正的主人!4初登大宝,内忧外患沈清辞登基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
在大曜王朝掀起了轩然**。有人欢呼雀跃,认为她是为沈家报仇雪恨,
救万民于水火;也有人窃窃私语,觉得女子称帝有违天和,迟早会招致祸端。
登基大典定在三日后举行,时间仓促,却处处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沈清辞没有沿用萧景渊留下的旧礼服,而是让人翻出了当年父皇为她量身打造的公主朝服,
稍加修改,褪去了几分少女的娇俏,添了几分帝王的庄重。当她身着玄色镶金边的朝服,
头戴十二旒珠冠,一步步走上太和殿的台阶时,整个广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她的步伐沉稳,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怯懦。
仿佛这至高无上的皇位,本就该属于她。“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司仪的高喊,
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震彻云霄。沈清辞站在龙椅前,
俯视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人头,心中百感交集。这龙椅,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
又承载了多少人的期盼。从今往后,她便是大曜的天,是这万里江山的主人。
登基大典结束后,沈清辞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召开朝会。她坐在龙椅上,
目光锐利地扫过殿内的每一个人,声音清晰而有力:“众卿平身。今日朕登基,
并非贪图这帝王之位,而是为了还沈家一个清白,还大曜百姓一个太平。萧景渊在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