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晚安,我的杀人犯》的主要角色是【林晚江沉】,这是一本言情小说,由新晋作家“林羽潇”倾力打造,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7636字,晚安,我的杀人犯第3章,更新日期为2025-11-10 15:07:45。在本网【ks.ayshl.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她当然明白“特殊耗材”指的是什么,那些冰冷的字眼背后,是一条条被剥夺的生命。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冷静地指出了关键:「但这些只是间接证据,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周秉善参与其中,更无法推翻五年前的判决,为你翻案。」「所以我们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江沉终于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牢牢锁定她的眼睛,「周秉善有.....

《晚安,我的杀人犯》免费试读 晚安,我的杀人犯第3章
江沉的话恰似带着倒钩的鞭子,狠狠抽打在林晚早已紧绷的神经上。恐惧、愤怒,还有一丝被刻意挑衅而起的不服输,在她胸腔里激烈冲撞,搅得她心神不宁。沙发上那本皮质笔记本,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明明隔着一段距离,却仿佛能灼烧皮肤,散发着令人不安的不祥气息。
她不敢。一个声音在心底尖锐地尖叫。五年来,她正是靠着“江沉是凶手”这个如同铁律般的事实,才得以勉强安眠,才得以用冷硬的理性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个以“人性本恶”为创作核心、让她名利双收的世界。可若是这个支撑一切的基石轰然崩塌……她不敢再想下去。
但她更不能在江沉面前露怯。尤其是在他那双洞悉一切、仿佛早已料定她所有反应的眼眸注视下,示弱无异于承认自己的动摇,承认当年的证词或许真的存在破绽。
林晚深吸一口气,胸腔因用力而微微起伏,她竭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缓缓伸出手,拿起了那本笔记本。皮质封面触手冰凉,还残留着江沉身体的余温,混杂着一丝淡淡的消毒水味与旧纸张特有的霉味,形成一种奇特又刺眼的气息,瞬间勾起她对过往的复杂记忆。
「激将法对我没用,江沉。」她冷冷开口,试图用冰冷的语气掩盖内心的慌乱,可指尖却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泄露了真实的情绪,「但作为你越狱后第一个‘拜访’的人,我确实有权利知道,你编造了怎样的故事,来为自己的罪行开脱。」
江沉不置可否地勾了勾唇角,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他手中的枪口依旧没有放下,却缓缓退后了几步,慵懒地靠在对面的墙壁上,双臂微曲,摆出一副“请便”的姿态。即便隔着一段距离,他的存在感依旧强大得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林晚几乎喘不过气,但至少此刻,他似乎暂时没有采取更进一步行动的打算。
林晚指尖用力,翻开了笔记本的封面。
第一页没有标题,只在顶端写着一行日期——正是五年前那桩凶案发生当天的日期。字迹是江沉的,一如既往的清晰有力,笔锋锐利,却在笔画转折处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压抑与急促,仿佛书写时的心情格外焦灼。
「……下午的心脏搭桥手术持续到晚上八点,很成功。虽然疲惫,但看到患者家属的笑容,心情还算不错。晚晚约我九点在‘时光’咖啡馆见面,说有重要的事要跟我说。她最近总是心事重重,状态很不对,希望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林晚的心猛地一缩,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晚晚”——这个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叫的昵称,已经被时光尘封了五年,此刻再次映入眼帘,竟让她鼻尖泛起一阵酸楚。她强迫自己压下翻涌的情绪,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的几页,详细记录了江沉结束工作后赶往咖啡馆、在靠窗位置等待林晚,却因医院临时接到紧急会诊通知而不得不提前离开的全过程。时间线与她记忆中的细节基本吻合,没有明显的矛盾。但不同的是,日记里特别提到,他离开咖啡馆时,在门口遇到了一个行为鬼祟的男人——对方戴着压低的鸭舌帽,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频频向咖啡馆内张望,当时他并未在意,只当是普通的路人,可事后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人的举动格外可疑。
再往后翻,日记的时间线骤然跳到了他被警方逮捕之后。
内容也随之变得阴郁、压抑,字里行间都透着令人窒息的绝望。他记录下狱中的非人待遇——冰冷的囚室、粗暴的狱警、同监犯人的挑衅与欺凌;也写下最初几个月里,心中翻涌的巨大冤屈、难以遏制的愤怒,以及对真相的不解与困惑。而在这些文字中,反复出现的,是对她林晚的质问,字迹越来越用力,甚至划破了纸页:
「为什么?她为什么要说谎?那天晚上她到底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我宁愿相信她是被人胁迫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法庭上她的眼神,那么冷,那么决绝,没有一丝犹豫,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明明……」
林晚的呼吸越来越困难,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闷得发慌。这些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直击人心的痛苦与无助,真实得让她心惊肉跳。她下意识地快速向后翻页,试图找到江沉“编造”的破绽,找到能证明他在说谎的证据,可每一页内容都逻辑清晰,情感连贯,找不到丝毫刻意伪造的痕迹。
直到某一页,她的目光骤然凝固,指尖停在纸页上,再也无法移动。
这一页的日期,标注在三年前。江沉的字迹明显沉稳了许多,不再有之前的焦躁与绝望,内容也悄然转向了另一个方向——调查。
「……今天放风时,隔壁监区的狱警突发急腹症,脸色惨白,疼得直打滚。没人敢上前,我判断是急性阑尾炎,立刻让他平躺,按压穴位缓解疼痛,还帮他向狱警队长说明了情况,及时送医。后来听说手术很成功,狱警长对我的态度似乎缓和了些,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开始利用每天放风的时间,观察监区里的每一个人。那个代号‘毒蛇’的家伙,总是在下午三点左右消失片刻,听人说他在外面有关系,能传递消息。我得想办法接近他。」
「……用攒了半个月的止痛药,从一个因贪污入狱的前狱政科员那里,换到了点有趣的消息。他说,五年前我那个案子,似乎有人不希望再被提起,而且能压下所有讨论的人,级别很高。」
林晚越看越心惊,后背渐渐渗出冷汗。日记的后半部分,几乎成了江沉的秘密调查记录。他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在狱中换取便利,小心翼翼地搭建人脉,搜集着与案件相关的碎片信息。他在纸上记录下几个可疑的名字,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人物关系,分析着可能的动机,甚至画出了简易的关系图谱,密密麻麻的字迹填满了纸页的空白处。
其中,“法官”这个代号被反复提及,还用红笔圈了一圈又一圈,旁边打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下方有一行小字注释,字迹用力到几乎穿透纸背:「判决异常坚决,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甚至驳回了所有合理的上诉请求,像是在刻意掩盖什么,生怕我翻案。」
日记的最后几页,笔迹明显变得匆忙而激动,墨水晕染的痕迹证明书写时的手在颤抖:
「……终于查清了!‘法官’就是周秉善!他和三年前曝光的跨国医疗丑闻有关,是器官贩卖网络的保护伞!我当年无意中发现了医院采购流程中的漏洞,还查到了几笔流向不明的资金,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才被他们设计陷害!」
「必须出去!只有离开这里,才能找到确凿的证据,揭开这一切真相!林晚……她当年的证词会不会也是被设计的?她是否也身处危险之中,只是自己不知道?」
「越狱计划最后检查,物资、路线都已确认。成败在此一举。如果我失败了,这本日记,希望有一天能被人发现,能见到天日,还我一个清白。」
日记到此戛然而止,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是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期盼。
林晚缓缓合上笔记本,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久久无法言语,喉咙像是被堵住,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胸口闷得发慌,无数念头在脑海中疯狂滋生——这本日记太详细了,时间线清晰,逻辑链完整,情感转变自然而真实,完全不像是临时编造出来的谎言。尤其是那些关于狱中生活的琐碎描写,关于暗中调查时的步步惊心,没有亲身经历,根本无法虚构得如此逼真,如此有冲击力。
难道……五年前的案子,真的另有隐情?江沉真的是被冤枉的?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疯长的藤蔓,瞬间缠绕住她的心脏,勒得她几乎窒息。如果江沉是无辜的,那她这五年来的“心安理得”,不过是自我欺骗;她笔下那些基于“人性本恶”的畅销书,不过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空谈;甚至她利用这桩案子塑造起来的“冷艳作家”形象,也成了可笑又残忍的伪装。她亲手将一个无辜的人送入地狱,还踩着他的“罪行”成就了自己,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看完了?」江沉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客厅的死寂。林晚抬头望去,才发现他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窗边,正撩开窗帘的一角,谨慎地观察着楼下的动静,侧脸在窗外夜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冷硬。「有什么感想,我的大作家?」
林晚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是该质疑他日记的真实性?还是该为当年的证词而愤怒?亦或是……为自己可能犯下的错误而道歉?每一种情绪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准确表达她内心的混乱与挣扎。
就在这时,远处隐约传来了尖锐的警笛声!
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刺破了夜晚的宁静,也瞬间将林晚从混乱的思绪中拉回现实。心脏骤然收紧,她下意识地看向江沉,眼神中充满了慌乱——是邻居听到了公寓里的动静报警了?还是警方追踪到了江沉的行踪,找上门来了?
她甚至能想象到接下来的场景:警察破门而入,看到手持枪支的江沉,看到脸色惨白的自己,一切都会被认定为“越狱犯劫持人质”,江沉会被当场击毙,而她……也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
然而,江沉的反应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他缓缓放下窗帘,转过身,脸上没有丝毫的惊慌与慌乱,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甚至嘴角还勾起了一抹嘲讽的弧度,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警笛声已经到了公寓楼下,红色与蓝色的警灯透过窗帘的缝隙,在房间里交替闪烁,映照在江沉的脸上,让他的表情显得愈发阴晴不定。
江沉一步步走向林晚,无视窗外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和警察的喊话声,目光沉静得像一潭深水,牢牢锁住她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警察来了。」
「现在,我们才是真正同一条船上的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