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好书《全公司都在演我,就我一个真社畜》是来自来了金元宝最新创作的言情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陆文舟李默温晓然,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本书共计17488字,全公司都在演我,就我一个真社畜精选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10 17:43:35。在本网【ks.ayshl.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印着一行让我血液冻结的黑体字:《真·社畜观察日记》第二季,第34集。我拿起那叠纸,第一页上写着一个场景标题:【深夜画饼,激发‘样本’的归属感】。接着是密密麻麻的对话和舞台提示。角色:陆文舟(公司创始人兼CEO,演员:影帝顾嘉铭饰)角色:李默(核心程序员,观察样本,编号:734)情节梗概:陆文舟深夜返...

《全公司都在演我,就我一个真社畜》免费试读 全公司都在演我,就我一个真社畜精选章节
凌晨三点,我给老板发完最后一份优化方案,看着窗外这座城市沉睡的轮廓,
心里竟涌起一股悲壮的满足感。我们是一家初创公司,叫“奇点科技”,老板常说,
我们正在用代码,撬动一个改变世界的奇点。而我,李默,就是那根最结实的杠杆。
可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家公司真正的产品,是我。而那个所谓的“奇点”,
就是我这个傻子什么时候会发现,除了我,全公司都是演员。一切的崩塌,
源于一次意外的网线维修。为了一个紧急的BUG,我独自留在公司加班到深夜,
网络却突然断了。我顺着网线摸到老板陆文舟的办公室,想重启一下主路由。
他的办公室没锁,我推门进去,一股昂贵的雪茄味扑面而来,
和他平时在我们面前喝速溶咖啡、大谈“与兄弟们同甘共苦”的形象判若两人。我没多想,
钻到办公桌下,却在复杂的线缆中,摸到了一个不属于这里的、冰冷坚硬的小东西。
我扯出来一看,头皮瞬间炸了。那是一个微型摄像头,正对着老板的办公椅,
红色的指示灯在黑暗中幽幽闪烁,像一只魔鬼的眼睛。我的心脏开始狂跳,
一种荒谬绝伦的猜想,像藤蔓一样扼住了我的喉咙。我颤抖着手,
鬼使神差地拉开了他办公桌最下面的一个抽屉。里面没有文件,没有合同,
只有一叠厚厚的、A4纸打印出来的东西。最上面一张的页眉,
印着一行让我血液冻结的黑体字:《真·社畜观察日记》第二季,第34集。我拿起那叠纸,
第一页上写着一个场景标题:【深夜画饼,激发‘样本’的归属感】。
接着是密密麻麻的对话和舞台提示。角色:陆文舟(公司创始人兼CEO,
演员:影帝顾嘉铭饰)角色:李默(核心程序员,观察样本,
编号:734)情节梗概:陆文舟深夜返回公司,偶遇正在加班的李默。
通过一场充满**和理想主义的谈话,进一步强化李默对公司的忠诚度和自我价值认同,
为下一阶段的“压力测试”做铺垫。【陆文舟:……(拍着李默的肩膀,眼含热泪,
语气真诚)小默,记住,我们现在吃的苦,都是为了未来能笑着讲给世界听的故事!
】我手里的纸,哗啦啦地散落一地。这句话,一个小时前,陆文舟刚在我工位旁,
一字不差地,对我“即兴”表演过。2原来,我每天的殚精竭虑,每一次的技术突破,
每一次被老板的“兄弟情”感动到热泪盈眶的瞬间,都只是一场被精心编排的戏。
我是那个供人取乐的小丑,一个被贴上“样本734”标签的实验品。
我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跌跌撞撞地走出老板办公室。整个办公区,在我眼中,
变成了一个巨大而诡异的摄影棚。那些我熟悉的工位,那些我们一起熬夜奋斗过的会议室,
墙角、天花板、消防喷头……我开始神经质地寻找着那些隐藏的“魔鬼的眼睛”。
它们无处不在。我冲进洗手间,用冷水一遍遍地泼着自己的脸,
试图浇灭那股从骨头缝里烧出来的寒意。我看着镜子里那张苍白、可笑的脸,
一个标准的、被996榨干了所有神采的社畜。我忽然想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就在这时,洗手间的门被推开了。是温晓然。公司新来的UI设计师,
也是我内心悄悄萌芽的一点光。她总是那么安静,那么清冷,像一朵开在水泥森林里的百合。
我曾以为,在这家充满了汗水和荷尔蒙的公司里,只有她,是和我一样,
相信着某种纯粹的东西。“李默?你没事吧?”她递过来一张纸巾,眉头微蹙,
眼神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我看着她,这张让我无数个加班深夜里感到慰藉的脸。
我的大脑不受控制地开始搜索关于她的“剧本”。她是第几季加入的?她的角色设定是什么?
是负责情感线的“白月光”,还是推动情节的“关键NPC”?“我没事,”我接过纸巾,
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就是……有点累。”“别太拼了,”她轻声说,
声音里带着一种我无法分辨真假的温柔,“陆总的饼,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我的心脏猛地一缩。这句话,剧本上没有。她是真的在关心我?
还是……这只是一句更高明的、即兴发挥的台词?我看着她澄澈的眼睛,第一次感到,
原来比地狱更可怕的,是当你身处地狱,却有人给了你一丝天堂的幻觉。3第二天,
我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回到公司,世界在我眼中已经彻底变了样。
项目经理“咆哮虎”又在为了一点小事声嘶力竭,唾沫横飞。过去,
我以为这是他对工作的**;现在我知道了,
他只是在尽职尽责地扮演一个“暴躁上司”的角色,好给我施加压力,观察我的抗压反应。
邻座的“摸鱼王”胖子,一边偷偷刷着购物网站,一边唉声叹气地抱怨工作太多。过去,
我以为这是真实的职场百态;现在我明白了,他是“消极怠工”的对照组,
用来反衬我这个“奋斗逼”的珍贵。而老板陆文舟,这位“影帝”,
则刚刚结束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晨会动员,主题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他眼中闪烁着梦想的光芒,仿佛我们下一秒就要纳斯达克敲钟。整个办公室,掌声雷动。
我混在人群中,麻木地拍着手,感觉自己像一个混进了精神病院的正常人。不,
我才是那个唯一的病人,被所有人观察、研究、剖析。我的世界观,我赖以生存的职业信仰,
我所珍视的人际关系,一夜之间,全部被震成了齑粉。我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孤独之中。
我该怎么办?冲出去,撕开他们的假面,对着那些隐藏的摄像头,歇斯底里地咆哮?不,
那样只会让他们收获到他们想要的“样本情绪失控”的珍贵素材,然后被当成一个疯子,
被保安拖出去,这场荒诞的真人秀,会在短暂的暂停后,换一个新的“样本”,继续上演。
我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出局。一种冰冷的、带着恨意的念头,像毒蛇一样,
从我破碎的信仰废墟中,缓缓抬起了头。你们不是喜欢观察吗?你们不是想看一场好戏吗?
好。从今天起,我李默,也开始“表演”。
我要演一个比你们所有人都更投入、更完美的“真·社畜”。我要在你们的镜头下,
不动声色地,把你们所有人的底裤,都给扒下来。这场戏,该由我来决定,怎么收场了。
4我开始了我的双面人生。表面上,我比以前更加拼命。主动揽下最难啃的骨头,
通宵达旦地优化代码,在会议上提出充满建设性的意见。
陆文舟不止一次在“全体员工”面前声泪俱下地表扬我,说我是“奇点科技的灵魂和脊梁”。
每当这时,我都能感觉到,那些隐藏的摄像头,正兴奋地调整着焦距。而背地里,
我成了一个幽灵。我利用自己的技术,悄无声息地在公司的内部网络里开了一道“后门”。
我像一个贪婪的吸血鬼,疯狂地汲取着关于这场“真人秀”的一切信息。
我找到了他们的剧本库、拍摄通告、甚至是“演员”们的背景资料。原来,
陆文舟的扮演者顾嘉铭,真的是个拿过金马奖的影帝,因为欠了赌债,
才接了这部“体验式”真人秀的烂活。“咆哮虎”的扮演者,是个三流的话剧演员,
平时的爱好是盘手串和研究佛经。而“摸鱼王”胖子,则是个富二代,
来这里纯粹是为了体验生活,他那辆停在三个街区外的骚粉色兰博基ニ,
比我们整个公司的固定资产都贵。每一个屏幕前光鲜亮丽的“同事”,
背后都有着自己的不堪与欲望。他们被一份份保密协议和天价合同锁在这里,日复一日地,
对着我这个傻子,表演着“职场”这出戏。最让我心痛的,是温晓然的资料。她真名叫林晚,
一个在演艺圈挣扎了五年,连女三号都没演过的三线小演员。她的角色任务书上,
清晰地写着:【在适当的时机,与‘样本734’建立情感连接,
测试其在“事业”与“爱情”压力下的行为模式。】我的那一点光,原来也是剧本的一部分。
那一晚,我坐在漆黑的房间里,看着电脑屏幕上林晚的生活照——照片里的她,
笑得远比在公司里灿烂、真实。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攥住,疼得无法呼吸。
我究竟该恨她,还是该可怜她?或者,我们都是被困在这个巨大囚笼里的,可怜人?
5我开始有意识地试探他们。公司团建,剧本上写的是去玩最苦最累的“戈壁徒步挑战”,
用来磨炼我们的“团队意志”。出发前一天,我“不经意”地在茶水间,
对着那个扮演“行政大姐”、实际上是制片人安插的“场务”的王姐说:“王姐,
我最近查了查,戈壁那边紫外线特别强,辐射也大。我听说那个叫顾嘉铭的影帝,
皮肤特别金贵,每年光保养就得花七位数呢……”第二天,我们的团建项目,
就从“戈壁徒步”,临时“根据天气原因”改成了“海岛五星级酒店躺平游”。在沙滩上,
顾嘉铭(也就是陆文舟),一边涂着厚厚的防晒霜,一边还在敬业地对着我画饼:“小默啊,
你看这大海,我们的事业,就要像这大海一样,星辰大海!”我点点头,内心毫无波澜,
甚至有点想笑。我又开始试探温晓然。我知道她(林晚)最喜欢的是一个很小众的独立乐队,
剧本里根本不可能有这个信息。一次“偶然”的加班,我戴着耳机,
轻轻哼起了那个乐队的主打歌。她端着咖啡从我身后走过,脚步,明显地顿了一下。
她转过头,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惊讶:“你也喜欢‘迷航鲸鱼’?”我摘下耳机,
故作惊喜地看着她:“是啊!你也知道?太小众了!我还以为全公司就我一个人听呢。
”那一刻,我清晰地看到,她脸上那层属于“温晓然”的、清冷温柔的面具,
出现了一丝裂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林晚”的、真实的、遇到知音的欣喜。
“我……我很喜欢他们的主唱。”她有些结巴地说。“我也是,”我笑着说,
“我觉得他的歌词,写的就是我们这种,在大城市里,孤独又努力的人。”我们聊了很久,
第一次,聊的不是工作,不是代码,不是UI设计。我不知道她对我说的,有几分是真,
几分是演。但我知道,从那一刻起,我们之间,有什么东西,开始脱离剧本了。6我的反击,
让导演组第一次感到了“意外”。他们开始修改剧本,试图把情节拉回正轨。很快,
一场针对我的“压力测试”来了。公司一个核心项目的代码,在一夜之间,
被“黑客”恶意删除。这个项目,一直是我主导的。所有的矛头,瞬间指向了我。
在全员大会上,陆文舟痛心疾首地看着我,那演技,足以再拿一个影帝。“小默,
公司这么信任你,把最重要的项目交给你,你……”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我的“挚友”,
那个平时和我称兄道弟、一起喝酒撸串的测试组组长阿飞,站了起来。
他“满脸悲愤”地拿出一份伪造的登录记录:“陆总,对不起。我查到,昨天深夜,
唯一登录过服务器的,就是李默的账号。”他不敢看我的眼睛。
我看着这场漏洞百出的栽赃陷害,看着这些“同事们”脸上恰到好处的震惊、失望和鄙夷。
我心里清楚,这是剧本里早就写好的一幕,叫【末位淘汰的危机感】。如果是一个月前,
我可能会崩溃,会歇斯底里地为自己辩解。但现在,我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
看着这场滑稽的表演。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从背包里,拿出了我的私人笔记本电脑,
连接上投影仪。我对他们说:“代码,是我的孩子。
我从来没有只把它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习惯。”屏幕上,
出现了一个完整的、带有时间戳的云端备份。不仅如此,我还当着所有人的面,
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追踪到了那个所谓的“黑客”IP地址。地址,
就在我们公司隔壁的咖啡馆。我甚至调出了那个时间段,咖啡馆的公共监控录像。录像里,
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男人,鬼鬼祟祟地操作着电脑。而那个男人,脱下帽子后,露出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