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阅读网-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暗夜阅读网-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暗夜阅读网

暗夜阅读网
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

那场雪,与不再回头的你最新章节 林晚照沈逾全文阅读

小说《那场雪,与不再回头的你》的主角是【林晚照沈逾】,这是一本言情小说,由才华横溢的“酒四安”创作,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5823字,那场雪,与不再回头的你精选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14 17:50:32。在本网【ks.ayshl.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微凉的触感像电流,瞬间窜到耳根。耳根倏地烧了起来,她慌忙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不客气。”沈逾笑了笑,目光在她因奔跑而泛红的脸颊上停了一瞬,“中文系的林晚照?”林晚照猛地抬头:“你认识我?”“新生征文一等奖,《论孤独的形态》。”他语气自然,像在说“今天天气很好”,“写得很好,尤其是最后那段关于‘孤...

那场雪,与不再回头的你最新章节 林晚照沈逾全文阅读

下载阅读

《那场雪,与不再回头的你》免费试读 那场雪,与不再回头的你精选章节

1初雪与初遇北方的深秋,寒风裹着碎冰似的凉意,割在脸上生疼。

A大的银杏大道早已铺满落叶,金黄的叶片层层叠叠,像一条淌着碎金的河,脚踩上去,

簌簌地响。林晚照抱着刚还的文学理论书,怀里的《百年孤独》露着暗红的封皮,

她缩了缩脖子,把半张脸埋进格子围巾里,匆匆往教学楼赶。一阵疾风卷来,

恶作剧似的掀起围巾一角,最顶上那本《百年孤独》“啪”地砸在地上,书页散着卷边。

她正要弯腰,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先按在了书脊上。

指腹蹭过封面上“百年孤独”四个字的烫金纹路,动作轻得像怕碰疼了纸页。“小心点。

”声音清朗,尾音带着点干净的沙哑,像雪后晒过太阳的木头。林晚照抬头,

撞进一双含笑的眼眸里。男生很高,白色毛衣领口松松垮垮,深色牛仔裤裹着笔直的腿,

肩头落了几片银杏叶,阳光落在他发梢,

连细小的绒毛都看得清——干净得像这秋日里没被染过的云。是沈逾。A大经济系的传奇,

家世、长相、成绩,每一样都戳在旁人的羡慕点上,宿舍卧谈会时,室友们提起他,

语气里总带着点“遥不可及”的叹惋。林晚照听了无数次他的名字,却第一次这样近,

近到能看清他眼底的光。“谢谢。”她伸手去接,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

微凉的触感像电流,瞬间窜到耳根。耳根倏地烧了起来,她慌忙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

“不客气。”沈逾笑了笑,目光在她因奔跑而泛红的脸颊上停了一瞬,“中文系的林晚照?

”林晚照猛地抬头:“你认识我?”“新生征文一等奖,《论孤独的形态》。”他语气自然,

像在说“今天天气很好”,“写得很好,尤其是最后那段关于‘孤独是自我的倒影’,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刻,

周围的喧嚣突然退远了——银杏叶的簌簌声、学生的谈笑声、远处的上课铃,

全都成了模糊的背景。只有她的心跳,擂鼓似的,响得震耳。她从没想过,那样耀眼的沈逾,

会读她写的、那些藏在笔记本里的,关于孤独的碎语。这年初雪来得早,傍晚时,

细碎的雪粒悄无声息地飘下来,落在窗台上,积了薄薄一层白。林晚照从图书馆出来,

雪已经大了些,细密的雪片粘在头发上,凉丝丝的。她没带伞,正犹豫着要不要冲回宿舍,

头顶突然多了一片阴影——一把黑色的伞,稳稳地罩住了她。又是沈逾。他的袖口沾了点雪,

却依旧笑得温和:“顺路,送你回去。”伞下的空间很小,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

混着雪天特有的冷冽,清清爽爽的。两人并肩走在覆雪的小径上,雪粒被踩得咯吱轻响,

谁都没说话,却不尴尬——像有一层薄薄的暖,裹着这安静的雪夜。到了宿舍楼下,

林晚照低声道了谢,转身要走。“林晚照。”沈逾叫住她,

从背包里拿出一本精装的《瓦尔登湖》,封面是深绿色的,印着梭罗的名字,“这本书,

我觉得你会喜欢。”她愣愣地接过,书脊还带着点他手心的温度。“下周,

我们系和你们系有篮球联谊赛。”他看着她的眼睛,雪落在他睫毛上,像撒了点碎糖,

声音在雪夜里格外清晰,“你会来看吗?”不是询问,是温柔的期待。林晚照捏紧了书脊,

指尖泛白,然后用力点了点头。他站在雪地里,看着她走进宿舍楼,直到那扇门关上,

才转身离开。雪落在他的肩头,很快积了一层薄白,像披了件毛茸茸的外套。那场篮球赛,

林晚照去了。她坐在观众席的角落,看着沈逾在球场上奔跑、传球,汗水浸湿了他的球衣。

最后一秒,他投进关键球,全场欢呼时,他突然转头,隔着密密麻麻的人群,

精准地找到了她。四目相对的瞬间,他笑得得意又明亮,像把整个球场的光都拢在了眼里。

之后的日子,像浸了蜜的糖。一起泡图书馆,他看经济学的厚书,她读加西亚·马尔克斯,

偶尔抬头,视线撞在一起,便忍不住笑;冬夜的食堂,他会端来一碗热汤面,

把里面的青菜都夹给她;她熬夜写稿,趴在桌上睡着时,他会悄悄给她的手机充上电,

再放一袋温好的牛奶在桌边。他的好,从来都不张扬,带着分寸感的体贴,

却又让她清晰地感受到——她是特别的。跨年那晚,市中心广场挤满了人。

倒计时的钟声响起时,烟花在头顶炸开,绚烂得让人睁不开眼。沈逾突然握紧了她的手,

掌心的温度透过手套传过来,他凑在她耳边,声音裹着烟花的轰鸣,却格外清晰:“晚照,

我们在一起吧。”林晚照回握住他的手,用力点头。烟花还在炸响,红的、紫的、金的,

映在她眼里,像把整个春天都装了进去。她以为,爱情就该是这样的——始于一场初雪,

纯净,又浪漫。2裂痕与“为你好”初恋的甜蜜像层糖衣,裹住了大半个大学时光。

可糖衣之下,细微的裂痕,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蔓延。沈逾无疑是个好男朋友。

他记得她的生理期,会提前在包里备着红糖姜茶;她感冒发烧,他能放下重要的小组报告,

陪她在医院吊水到凌晨;她遇到麻烦,他总能凭着人脉和能力,不动声色地帮她解决。

可问题,偏偏就出在这份“好”里。大二下学期,林晚照和几个同学凑在一起,

想建个文学社——不搞花里胡哨的活动,就想安安静静地读纯文学,写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她熬了三个晚上,写好策划书,兴冲冲地拿给沈逾看。沈逾坐在图书馆的窗边,

阳光落在策划书上,他逐字读完,指尖敲了敲桌面,沉吟道:“想法不错,

但投入产出比太低。纯文学的受众基本盘太小,做起来吃力不讨好。不如转做新媒体读书号,

写点书单、书评,更容易攒人气,以后还能变现。我认识几个做起来的学长,

可以帮你牵线……”“可是我们不想变现。”林晚照打断他,小声解释,

“我们就是想做点喜欢的事,不用考虑那么多。”“晚照。”沈逾放下策划书,语气温柔,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理想不能当饭吃。你马上要大三了,做什么都得考虑实际点。

听我的,这个方向更稳妥,对你以后的简历也好看。”最后,文学社还是建起来了,

却不是林晚照最初想要的样子——沈逾私下找了她的社团伙伴,

“建议”他们加了新媒体板块,搞了几次“读书打卡赢奖品”的活动。伙伴们被他说动,

林晚照最初的构想,被磨得只剩个空壳。她心里堵得慌,可看着社团热热闹闹的样子,

看着沈逾跑前跑后帮他们联系场地、拉赞助,又把那点不适压了下去——他也是为了她好,

不是吗?类似的事,越来越多。林晚照想去西部支教,觉得能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沈逾却皱着眉反对:“支教太浪费时间,对你保研一点帮助都没有。

我给你找了家知名杂志社的实习,编辑是我家亲戚,能带你做选题,比支教有用多了。

”林晚照写了篇短篇小说,想投给一家稿费不高、但格调很正的文学期刊,

沈逾却把稿子拿过去,帮她改了结局,说:“你这结局太压抑,没人爱看。

改成青春文学的路子,投给《萌芽》,受众广,还能攒名气。”他总说:“晚照,

我是为你好。”“你太理想化了,社会不是你想的那样。”“听我的,我不会害你。

”他的安排,确实“对”——安稳,省力,能少走很多弯路。可林晚照却觉得,

自己像株被圈在精致花器里的绿植,所有向外生长的枝桠都被他温柔地折回,

只能按照他画好的轮廓,规规矩矩地长。那种感觉,是温柔的窒息。第一次激烈的争吵,

发生在大三暑假。

林晚照拿到了北京一家顶尖文学刊物的实习机会——那是她从大一开始就向往的地方,

编辑老师说“你的文字有灵气,来试试”时,她激动得手抖。她冲进沈逾的宿舍,

想第一时间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沈逾正在看电脑,听她说完,却只是抬了抬眼,

语气平淡:“北京?太远了。而且那家刊物我知道,竞争激烈得很,

实习完能留下的概率几乎为零。我在上海给你联系了家出版社,总编辑是我爸的朋友,

实习结束直接签三方,留在上海,我们就不用分开了。”“可是我想去北京!

”林晚照的声音提高了些,指尖攥着实习通知,指节泛白,“那是我的梦想,我想试试!

”“梦想?”沈逾蹙眉,语气里第一次带了不耐,“晚照,你能不能成熟点?

梦想能当饭吃吗?留在上海,稳定的工作,我们一起攒钱买房,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未来。

”“我们的未来,就是让我放弃梦想吗?”林晚照的声音里裹着没忍住的颤。

“我不是让你放弃,是让你选一条更优的路!”沈逾也站了起来,声音大了些,

“你为什么这么固执?我为你规划了这么多,难道会害你吗?”“你不是在规划我,

你是在控制我!”积压了太久的情绪终于爆发,林晚照的眼泪涌了出来,“沈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