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阅读网-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暗夜阅读网-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暗夜阅读网

暗夜阅读网
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

快手热推两次真心的光影小说主角秦浩戴婉芮晨在线阅读

著名作家“作者潘西来”精心打造的言情小说《两次真心的光影》,描写了色分别是【秦浩戴婉芮晨】,情节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品读!本书共计22633字,两次真心的光影第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15 16:58:14。在本网【ks.ayshl.com】上目前已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她说,“它让技术有了温度。”那一刻,秦浩觉得,自己沉寂多年的某部分,正在苏醒。会后是自由交流。秦浩端着咖啡走到窗边,正翻看戴婉工作室的往期项目,她走了过来。“你刚才说的‘记忆地图’,能再详细说说吗?”她问。他抬头,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雪松香,像山间晨雾。“比如,”他放下咖啡,调出手机里的一张老照片,“...

快手热推两次真心的光影小说主角秦浩戴婉芮晨在线阅读

下载阅读

《两次真心的光影》免费试读 两次真心的光影第1章

春雨是南方的常客,却总在北方的四月显得突兀而温柔。

那一年,秦浩大二,二十岁,像所有被青春推着走的年轻人一样,以为自己早已看懂了生活,其实连心事都藏不住。

他记得那天,图书馆外的梧桐刚抽出嫩芽,雨水顺着叶尖滴落,在石板路上敲出细碎的声响。他抱着一摞专业书从侧门出来,伞没带,书却舍不得淋湿,只好把外套脱下来盖住。正狼狈地往前冲,一把伞忽然斜斜地伸了过来。

“你这样跑,人没事,书先报废了。”

声音清亮,带着一点笑意,像雨后初晴的风。

他愣住,侧头看去——是戴婉。

不,不是后来那个在项目会上穿米白风衣、说话条理分明的戴婉。那是另一个女孩,同班的文艺委员,名字叫林溪。

他记错了名字,也记混了人。可那一刻,雨中的侧影却从此烙进了记忆深处:长发被风吹起一角,睫毛在雨光里微微颤动,伞沿低垂,遮住了半张脸,却遮不住她眼底那一瞬的温柔。

“谢谢。”他笨拙地道谢,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声吞没。

“秦浩?”她反而叫出了他的名字,“你不是上学期《设计心理学》拿了第一的那个?”

他点头,耳根发烫。

她笑了:“难怪书抱得这么认真。”

然后她把伞往他那边偏了偏,两人并肩走在细雨里,谁也没再说什么。雨不大,路也不远,可那十分钟,仿佛走过了整个春天。

秦浩不是没有喜欢过人。小时候在甘肃老家,村口有个扎羊角辫的女孩,总爱爬树摘野果,他也跟着爬,摔了一身泥还傻笑。可那只是孩童的依恋,像夏日的蝉鸣,响一阵就散了。

而这一次不一样。

林溪像是突然出现在他生命里的一束光,不刺眼,却足以照亮他原本按部就班的日程。他开始留意她出现在哪里:周三下午的现代文学课,她总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周五傍晚,她常去艺术楼后面的画室,有时画画,有时只是坐在台阶上看书。

他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看着。

他开始写日记,不是为了抒情,而是为了确认——“今天她穿了浅蓝色的连衣裙,背了一个帆布包,上面绣着一只猫。”

“她和别人说话时会不自觉地用手指绕发尾。”

“她笑起来右嘴角比左嘴角翘得快一点。”

这些细节,他记得比自己的项目进度还清楚。

他甚至开始逃掉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只为多看她一眼。他会在她常去的咖啡馆点一杯美式,坐在角落,假装看书,实则用余光描摹她的轮廓。他不敢拍照,怕被发现,怕亵渎了这份隐秘的喜欢。

他不是没想过表白。

有几次,他站在她宿舍楼下,手里攥着一封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的信,最终却只是把信塞进信箱,署名写着“一个朋友”。

他怕被拒绝,更怕连远远看着的资格都失去。

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种耀眼的人。他来自西北小城,父母是普通工人,靠助学贷款和**撑起大学生活。他成绩好,做事稳,老师喜欢,同学信赖,可站在林溪身边,他总觉得像穿着不合身的西装,格格不入。

她像一首诗,而他只是诗里那个沉默的注脚。

那年五月,学校举办“青春之光”主题摄影展,林溪是主要策展人之一。她穿了一条月白色的长裙,站在展厅中央,向来往的同学介绍作品,声音轻柔却坚定。

秦浩拍了一组校园晨景,入选了展览。他本不想去开幕式,可还是去了。

他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听见有人低声说:“这组光影处理得真好,尤其是那张雨中梧桐,像有故事。”

“听说作者是个理科生,挺厉害的。”

他抬头,看见林溪正站在不远处,目光落在他的照片上,嘴角微微扬起。

那一刻,他忽然有了勇气。

他走过去,声音有些发紧:“那天……谢谢你帮我打伞。”

她转头看他,眼睛亮了一下:“是你啊!我认得这张照片,是你拍的?”

他点头:“嗯,那天的雨,后来一直在我脑子里。”

她笑了:“所以你就拍下来了?”

“我想……留住那一刻。”他说,“也留住你。”

话一出口,他自己都愣住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秒。

林溪微微一怔,随即低下头,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你……说得真好。”

她没有接话,也没有拒绝。只是轻轻说了句:“谢谢你参展,作品很动人。”

然后她转身去招呼别的同学,裙摆轻轻摆动,像一阵风,吹乱了他的心跳。

那天之后,他们开始偶尔聊天。在课间,在图书馆,在校园论坛的讨论区。话题从摄影到文学,从课程作业到城市记忆。他发现她喜欢张爱玲,也爱听民谣;她发现他表面沉稳,实则内心细腻,甚至有点浪漫。

他开始相信,或许她也有一点点在意他。

直到那个傍晚。

他约她去新开的湖畔咖啡馆,想正式表白。他准备了一束小雏菊,还有一封更完整的信。可他到的时候,看见她和另一个男生并肩走来,两人说说笑笑,男生自然地替她拎包,她也毫不避讳地靠了靠他。

那是她的青梅竹马,从高中就在一起的恋人。

秦浩站在原地,手里的花突然变得沉重。

他最终没有上前,只是默默转身离开。

雨又开始下了,像那天一样。

那年夏天,他没有表白。

林溪毕业后去了广州,进了一家文化公司,听说后来结婚了,丈夫是大学同学。

秦浩留在北京,进了互联网行业,一步步成了项目经理。他学会了理性决策,学会了控制情绪,学会了在会议上冷静地分析KPI和用户增长曲线。

可他始终没学会,如何忘记那个春雨中的侧影。

他后来才明白,情窦初开,不是因为那个人有多完美,而是因为那一刻的自己,第一次愿意为一个人变得更好。

他读更多书,学摄影,甚至开始写散文,都是为了配得上那个站在雨里、为他撑伞的女孩。

可命运从不按剧本走。

有些人,注定只是路过你的青春,却在你心里住了一辈子。

多年后,他在一次项目交流会上,遇见了一个穿米白风衣的女人。

她说话利落,眼神坚定,笑起来右嘴角比左嘴角翘得快一点。

他心头猛地一震,仿佛时光倒流。

“你好,我是戴婉,创意工作室的策展人。”

她伸出手,声音清亮,像雨后初晴的风。

“秦浩。”他握住她的手,声音有些发紧,“项目经理。”

他没说,她和一个人很像。

也没说,他等这一刻,等了很久。